生命的意义
优秀作品展示
郝成桃精神
作者:杨从彪
郝成桃,上世纪90年代以来,一直做义工,当志愿者。2014年,走过了她51年的青春岁月,临终前捐出肾脏、肝脏、心脏瓣膜、眼角膜等7种器官。2015-2016年先后被评为四川省十大最美志愿者、全国最美志愿者。
——题记
延续生命
作者:焦凤英
自古人生唯命贵,
虽有生来必有归。
世间传承生命在,
身后逝去只留哀。
解放思想新理念,
爱国爱民做捐献。
遗体留延新生命,
大爱洒在天地间。
愿为红会做奉献,
捐赠率行我无憾。
生为中华我荣幸,
延续生命爱无限!
生命的意义
作者:梁永刚
遗体(器官)捐献被唤作生命的接力,捐献人通过“阳光下的登记”,让受捐者得以重获新生。
没有器官捐献,就没有器官移植。器官捐献,不仅是对一个逝去生命的最好纪念,也是对另一个生命的莫大帮助。通过器官捐献,让自己的生命得以延续,让生命的价值得到升华。
世界卫生组织的统计表明,全世界需要紧急器官移植手术的患者数量与所捐献人体器官的数量比为20:1,而我国每年仅有不到1%的患者能够获得器官移植的机会。人体器官捐献,给许多终末期脏器衰竭患者带来了治愈的希望,意义重大,但现实中并没有被很多人认可和接受。
政府要加大宣传力度,在国民中普及遗体器官捐献的文明意识。这种意识不可能与生俱来,需要政府的引导和教育,潜移默化地改变传统思维。另一方面,应建立科学完善的关爱机制,让捐献者受到社会的尊重和敬仰。一旦出现捐献者,相关机构应该尽一切可能提供临终服务,让其在离开人世时不留下遗憾。给捐献者更多的尊重,才能让更多人加入遗体捐献行列。比如吉林省设置纪念园,纪念园的建成为广大群众缅怀纪念遗体和人体器官捐献者提供场所,为弘扬捐献者的奉献精神,引领全社会铭记捐献者无私的大爱善举,聚焦社会正能量、引领时代新风尚,具有重要而深远的意义。让捐献变得更加温暖,也使越来越多的人自愿捐献人体器官,把这种大爱精神传承下去。
生命在奉献中延续,大爱在人世间永存。遗体和人体器官捐献,是拯救垂危生命、点亮他人重生希望的高尚行为,是服务医学研究、推动医学事业发展的无私奉献。某种意义说,器官捐献是人生的最后一项善举,同时器官捐献是生命的另一种延续方式,希望越来越多的人都能参与进来。
让生命永恒,让爱意延续
作者:曲晶晶
“喂,您好,是红十字会吗?”
“我马上快不行了……”
“我听说可以死后将遗体和器官捐赠,要怎么申请呢?”
“就想……在生命最后的日子里,再为社会做点贡献。”
这样沉重的语言,经常在红十字会的咨询电话里出现,每一位生命将至终点的人或是为自己生命终点安排了遗体或器官捐献的人,都是用这种方式给自己的生命,赋予了新的意义。
到底什么是生命的意义?
探讨生命的意义,原本是哲学的范畴。若是在百度上搜索“生命的意义”,令人啼笑皆非的是,排名前几条的都是有关心理咨询的广告。由此也可知,生命的意义大多是心理的范畴、哲学的领域。我们的生命,有的是为了实现个人的潜能和梦想,有的是为了追求智慧和知识,有的是为了去爱与被爱,有的是为了拥有权利、变得强大……
但是我们抛开虚无不谈,生命最开始就是为了活着。生命的意义自古就蕴藏在我们的身体里,在我们的每一个细胞里,从远古到现代,从野人到新新人类,生命最根本的意义就是为了活着。有一些人,他们将自己结束的生命通过捐赠实现了另一种意义的活着,为了更多活着的人,贡献了生命里最后一丝光亮。这——应该就是生命最质朴和最贴近本质的意义——遗体和人体器官捐献。
生命因捐赠而永恒
14岁的黄欣灵因遭遇意外的车祸而不幸去世,让其父母悲痛欲绝。在看到女儿仿佛睡去但永远不会醒来的面庞,欣灵的父母会想起什么呢?他们会不会想起女儿刚出世时皱巴巴的小脸,仿佛穿过了宇宙的漫长时光,终于来到她父母的身旁?他们会不会想起女儿第一次吃初冬的橘子,酸的眼泪汪汪的可爱模样?他们会不会想起那年夏天女儿穿着蓬蓬的公主裙,蹒跚着步伐,想扑向他们却摔了一跤的心疼?欣灵的父母脑海里究竟会想到多少个女儿的画面,我们无从得知。但他们最后告诉大众他们的想法——无偿捐献欣灵的器官,让生命最本质的意义得以延续,让曾经是他们的“希望”去给予其他家庭希望。最终,欣灵捐献了一个肝脏、两个肾脏及一对眼角膜,为三名等待移植的器官衰竭患者及两名眼疾患者带去新生与光明。这位小天使在世间的14年为她的父母带来了无数的欢笑与快乐,最终带着父母的希翼为另外三个家庭继续带来幸福。
通过遗体器官捐献,无数像黄欣灵一样的人实现了生命的意义,让肉体“永恒”,让爱传递。
上一篇: “生命之约·大爱传递”——吉林省遗体和人体器官捐献进高校公益宣传活动
下一篇: 征文启事 || 生命的意义